1月13日下午,装备运维中心加工中心金工厂房,人来人往,机器轰鸣。
对加工中心班长刘兴无的采访比预计时间略长,因为正在赶制一个精准切割划线工具,他一身汗一身油,视线在一台擦得崭新的铣床刻度盘和零件间来回跳跃,左手配合着刻度盘指针显示的刻度,在各个摇杆之间来回切换……他只能在工作间隙偶尔回答我的提问。
“我师傅干起活来就是个犟脾气,越困难的事,越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小徒弟赵应春小声和我嘀咕。
半小时后,加工刻度达到既定目标,整个操作戛然而止,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个精致的小零件被制作出来,等待“检阅”。工作30余载的刘兴无,用“匠心”砺“初心”,成为公司少数几个“高级技师”之一,2021年第四季度,他又获得了股份公司“MAP”荣誉称号。
刻苦钻研 33年奋斗在加工一线
随他来到公室,电脑旁一本磨破了书皮的《车工计算手册》映入眼帘,“活到老、学到老,这本手册伴随我几十年了,寻找数据还得靠它。”
自1988年进入公司以来,刘兴无分配到机械厂金加工岗位,成为车间一名普通的钳工,满怀激情走向工作岗位,发现学校所学和工作所需差距不小,所学的铁质配件和公司不锈钢配件加工工艺不同,不同材质对于操作的精度要求也不一样。“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钳工,我必须从头学起!”刘兴无感慨地说。
“我喜欢这份工作,我很愿意去钻研它,老师傅看我灵活,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刘兴无很快掌握了钳工基础,开始学习操作不同类型机床,他又遇到另一个难题:机床配置的100多把刀具几乎一个模样,仅刀口厚薄和角度有极微小差别。
光是买书研究、向老师傅请教远远不够,为尽快掌握机床操作要领,那段时间他连吃饭都在模拟机床摇杆操作。为让手上的动作更好地配合刻度盘进度,只要有空他就给自己“补课”,通过无数次的练习,让手臂形成肌肉记忆。
凭着一股钻研劲,他很快成为车间里的机床操作能手,别人三分钟完成一个配件,他只要两分钟。“听机床的声音、摸产品平滑度,我能够判断出机床的运行状态。”至于那100多把刀具,他硬是练出了看刀口辨别刀具的本事。
扎根泥土方有春花秋果,刻苦钻研才能不断创新。“我之所以能够把活儿做好,全靠生产现场,毕竟天道酬勤、熟能生巧嘛!”刘兴无爽朗的笑了。
干出精彩 一身技能奉献公司
“如何利用现有设备拓展出加工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刘兴无看来,机床操作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化生产流程,而是要结合公司设备情况,精益求精,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在不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归纳基础下,他通过大胆地尝试解决了公司设备许多棘手难题。从业30余年来,他在现场机械开孔、修护损坏螺栓、铣削加工平面、密封面现场光刀等关键项目中亲临一线、身先士卒,发挥“基本功”、展示“硬实力”。
公司尿素装置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喷嘴更换,加工精度要求高,远远超出了公司机床的加工范围,面对症结,刘兴无倾注了无数个日夜思考琢磨,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针对既要保证加工精度又不能损坏机床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测试,最终为喷嘴加工设计出工作装备和刀具,解决了修复难题。
合成装置废热锅炉刺刀管因工况因素,必须进行周期性的管道更换,工作量相当大,修复周期长,是困扰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刘兴无从第一次参加检修便开始思考解决这一问题,他带领团队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三年时间,他们进行了反复的验证测试,创造出一套成熟的检修方法,大大提高了修复的效率和质量,工作方法获得了云南省化工质量行业优秀奖。
此前,公司煤化工装置的煤烧嘴质量一直不稳定,常常烧坏导致系统停车,该设备主要依靠外协单位维修,面临维修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不保证等客观问题,公司将这一重大任务指派到装备运维团队。一无数据资料、二无修复经验,刘兴无作为负责人,带领项目组潜心研究,推导出流道理论数据和焊接变形数据,利用定位销定位组对焊接,有效排除组对误差,掌握了其中关键的修复技术,大大缩短了检修周期,设备更换后的使用时间还超过了厂家原始记录。目前,刘兴无已经带领团队完成了10件烧嘴的修复工作,为公司节省了外委维修费用42万元。
从懵懂学徒到技能大师,从意气风发到沉稳谦逊,刘兴无用始终如一的钻研意志、进取精神、实干作风走出了一条坚实的成长奉献之路。
不畏挑战 探索创新显成效
精益求精、毫厘不差是刘兴无多年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他立足本职岗位,孜孜不倦努力钻研技术,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实际,带领加工中心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一些绝技绝活发展出来,一些新工艺、新方法应运而生。
公司大型设备常常有螺栓折断损坏情况,如何在现场快速取出断裂螺栓尤其直径达65mm的大螺栓,关系到公司生产装置的检修效率和安全风险。然而能用到现场的小型机具功率太低,不能满足要求。刘兴无创新性地制造出专用零件,原创性地推出了大型螺栓取出工艺,成功取出了公司多台设备上的损坏螺栓,保障了大型设备检修的质量和效率。2019年,该创新成果脱颖而出,荣获股份公司绝技绝活大奖。
2021年8月,金新化工脱盐水预热器及热电采暖器780根损坏换热管需要更换,时间紧任务重,现场施工环境恶劣,几家公司技术人员看后直摇头。刘兴无通过传动拉力计算、反复试验,设计制作出M22专用拉杆和专用导向钻,利用磁力电钻钻削和快速组合工装夹具,去除高强度胀管部分,通过自制的专用攻丝器以及设计出的通用组合拉杆连接叉车,巧妙地利用叉车作动力牵引取出换热管,高效开展工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检修效率大大提高,提前5天完成修复任务,为金新化工节约费用20余万元。
创新无止境,挑战不止息。2021年9月,他又设计制作出专用引导疏通工具,利用专用自制凿头击碎结块,成功解决了聚甲醛装置铁鉬催化剂高温融化变形后换热器盘管损坏故障,消除了制约装置正常生产的“拦路虎”。
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多年来,刘兴无靠着一颗匠心、一股钻劲,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完成技改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发明创造200余项。
传道授业 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加工中心班长兼技术员,刘兴无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只有将经验、技能传授给更多人,才能打造出更多的技能高手,为公司装备运维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工作中,他将生产和教学相结合,竭尽所能在班组内开展“传、帮、带”工作,通过现场授课、现场操作示范等途径,将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作为陈平劳模工作室成员,他积极为公司钳工训练比赛解读题型内涵,传授钳工实操技法,极大的提升了公司钳工的产品加工和制作能力。
在他的组织下,加工中心每年开展培训活动100余人次,积极组织队伍参加各项技能大赛,获奖无数。2021年,邓安全又脱颖而出,获得了云南省职工技能竞赛钳工组第三名,并代表云南省参加国家级大赛。
在他的带动下,金加工厂房里一片火热,60余台设备各司其职,技术锤炼蔚然成风。公司许多车间、班组均有他们精心制作的不锈钢器具,精致美观,工匠精神不断传扬。
匠气易达,匠心难求。正是对工作的极度负责、对工艺的极致追求、对创新的矢志不渝、对传承的无私奉献,才让刘兴无始终坚守着“匠心”,竖起一面技术能手的旗帜、工匠的旗帜。
33载风雨兼程,33年匠心不改。离开金加工中心,已经是晚上7点半,旋转的机床慢慢停了下来,而停不下来的刘兴无,继续诠释着自己的工匠梦想,激励着更多产业工人奋斗新时代,迈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