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推“教育放养论”也是误区
分享:
时间:2014-02-12 浏览:1236 投稿:团委 文作者:中国青年网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中国青年网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后续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1994年,这项计划的服务范围被延伸到3岁以下的幼儿,全面覆盖0-5岁的学龄前儿童。而1998年,出于类似原因,英国也开始进行“确保开端计划”(Sure Start),关注处境不利的0-4岁儿童学前教育,保证让所有学龄前儿童都能公平享受到社会交际、语言能力等学前教育。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确注重顺应孩子的天性,但也不是像国内理解的那样“完全不教知识”,“成天只有玩”。2003年,德国因为近年学生在国际测试表现很不理想,开始制定联邦层面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各州也相应出台相关标准,其中涵盖了学前教育改革计划。在2004年版的柏林幼儿学前教育计划大纲中,除了社交、音乐、美术、科学等项目,还重点明确要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在数学基础教育一项下,也列有具体教学目标,包括算数及简单加减乘除。同样在美国,如加利福利亚州的学前教育课程大纲中,也说明要侧重语言听说读写及数学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至于外语,德国有不少幼儿园开设英语教学,由家长学生自主选择,美国也有提供双语教学服务的学前机构。此外,各类课外辅导机构在欧美也不乏市场需求,教育对象涵盖学龄前儿童。
 
    俞敏洪在演讲中所称“德国孩子八九岁前不让学数学”毫无事实根据,德国学生不仅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基础数学课程,而且在数学逻辑思维上能力并不亚于中国学生。根据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系进行的一项关于各国小学课本内容难度的比较调查,在总体难度、知识宽度、内容深度及练习难度等四项比较中,中国仅在练习难度一项上高于德国。而在华中科技大学与德国海德堡大学联合进行的中德两国小学1-4年级学生数学能力抽样调查中,研究报告显示,在数学加减乘除的运算领域,中国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德国学生,但在逻辑思维与空间视觉方面的测试上,中国学生无明显优势, 有些项目测试甚至低于德国学生。
 
    俞敏洪还举例称“美国数学是众所周知的’白痴水平’,我的孩子在美国读六年级还在算8+7等于多少,但是全世界前100位数学家,美国出了接近80位。”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孩子智商开发太早,导致后劲不足”。先不提美国教育系统中的资优教育计划(Gifted & Talented program)让天资优异的学生,包括学前儿童,可以额外学习更具深度的课程,在普遍认为中国基础教育负担太重的背景下,这类单纯将“出数学家或拿诺贝尔奖”跟“基础教学简单”进行划等号的因果联系,继而得出“十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什么都不学”的俞敏洪似结论具有相当的市场,却有矫枉过正的误导性。这类倡导很可能将原本就缺乏早教知识的中国家长推向完全不要早教的反面立场,甚至排斥必要的早期阅读、数学意识等能力培养,而后者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等欧洲经典教育理论所提倡的早教方式。(文/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