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这事追朔起来,都有五十多年了,纵然时代在不停的变化,雷锋依旧是三月的主角,虽然正中那一天是打假日。相较于赖宁,雷锋是更适合于宣传,毕竟如今这个时代,叫小学生去扑灭山火很不全时宜,其实任何一个年代都不合时宜,助人为乐却是永恒的优良传统。
在这个学雷锋的高峰期,国际上也出了个活雷锋,那就是越南,马航失联时,越南是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堪称国际雷锋的优秀典范,只是马来西来政府不靠谱,失联了七八天才公布劫持的信息,越南这个国际雷锋真心是无语了。越南同中国的恩恩怨怨那也是相当的精彩,今年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十五周年,当然我们还帮过越南抗法抗美,越南能是现在的统一状态,我们是功不可没。这些都已是历史,如今中越关系算是相当甜蜜,虽然还有些争议岛屿,却不至于刀兵相向。越南这个国际雷锋该感谢还是应当感谢一下。助人为乐,助人是过程,乐是结果。
南京的“彭宇案”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其影响至今,街上扶老人一不小心就变成成本高昂的助人。碰瓷是越来越壮大,其违法成本低,收益却是高得惊人,雷锋一不小心就成了冤大头。“雷锋”成了高风险人群,如今学雷锋也只能尽量采取集体形式,安全第一,只是这样难免给人流于形式的印象,也是迫不得已。“彭宇案”最终和解了事,在媒体强烈关注下演变成公众事件后却以这种形式不了了之,虽说符合国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习惯,其效应却发酵至今。其后许多扶老人教程,经过历次实战,证明人多才是扶老人的关键,没个几十上百的围观群众,做好事可能是有风险的,而且是极大的风险。这从技术上否决了做好事不留名传统习惯,面对众多围观群众,总不好意思说自己叫雷锋,可是高调行善那叫“陈光标”,纠结啊。
雷锋在现今是高度符号化,雷锋其人是实际存在的,雷锋日记也是真实存在的。作为一个政府层面宣导的人物,他的形象当然是很光辉的,现如今言论环境宽松,就有些人对雷锋提出质疑,五十多年前的事情,如今想要证明,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年代久远,想要深究,除非是穿越,不然得不出什么结论。质疑风是如今很流行的一件事,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岳飞被怀疑是军阀,袁崇焕再次成了卖国贼,林则徐也成了清朝高级黑。雷锋如今也只是做好事时的冠名而已,至于雷锋的光辉形象,宣传成分占多少比例,早已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时代在演变,学雷锋也成了技术活,如果结果不是“乐”,那就不是助人为乐,助人成殇从来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曾经做好事的一个隐性规则是不留名,如今扶老人需要大量围观群众,有人说这是社会的倒退,但老人总是要扶的,我们学雷锋也要与时俱进。高调的雷锋依旧是雷锋,正义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会变成海洋,就像太阳必将冲破乌云的遮挡一样,只要人人都充满爱,世界将会变成更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