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装置是化工产业链的“心脏”,其安全与稳定运行是企业效益与社会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质量月活动中,“查找漏点”是装置健康与正常运行的核心任务,既是对设备性能的深度检验,更是对“质量至上、安全为基”理念的生动实践。
漏点是装置运行的“隐形杀手”。合成氨生产介质多为氢气、氨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且工艺涉及高温、高压环境,每一处漏点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轻则造成物料损失、能耗上升,重则导致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甚至威胁人员生命。因此,漏点查找不能停留在“表面功夫”,需构建“全员、全流程、全时段”的排查体系。
专业工具与科学方法是漏点查找的“利器”。一方面,利用四合一检测仪设备以及喷壶,对管道焊缝、阀门密封、法兰连接等易漏部位进行“地毯式”扫描,精准定位漏点;另一方面,结合装置运行参数的波动,以及现场“气味异常、油渍痕迹”等蛛丝马迹,深度分析漏点可能的成因。
质量月的漏点查找,更是责任与细节的“大考”。操作人员需保持“放大镜”般的细心,将“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的态度融入每一次巡检、每一项检测;维修人员要以“工匠”精神对待漏点处理,从堵漏材料选择到修复工艺执行,确保“治漏”彻底;管理人员则需建立漏点台账,跟踪整改效果,形成“发现-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
“漏点清零”不是终点,而是持续改进的起点。通过质量月的集中排查,总结漏点分布规律,优化设备维护计划,加强员工培训,将“被动查漏”转化为“主动预防”。只有这样,才能让合成氨装置在更加安全稳定的轨道上运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