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化工行业必须坚守的底线。对于云天化集团这样身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化工企业而言,质量不仅仅关乎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更直接关联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当“质量月”的旗帜再次扬起,“以质为纲,行稳致远”的号召,正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坚守质量信念、追求卓越绩效的再动员、再深化。
“纲”是渔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键或统领原则。“以质为纲”,意味着将质量置于统领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公司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化工企业,质量是“1”,其他各项指标是后面的“0”,没有这个“1”,再多的“0”也失去了意义。必须始终将质量管控贯穿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的全价值链。在研发端,坚持高标准立项,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质量可靠性,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绿色环保的高附加值产品。在采购端,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和评价体系,确保原材料品质稳定,从源头把控质量风险。在生产端,这更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战场。持续完善和严格执行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精益生产,强化过程控制,确保每一个工艺参数、每一道生产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例如,在化肥生产过程中,我们通过先进的DCS控制系统,对温度、压力、物料配比等关键参数进行精准调控,确保产品养分配比精准、颗粒均匀稳定;在精细化工领域,我们引入APC先进过程控制,提升操作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有效降低产品质量波动。这些扎实的基础工作,是我们产品质量稳定提升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敢于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客户信赖的底气所在。
“行稳”方能“致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下,质量管理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改进,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是向数字化、智能化要质量。 积极拥抱工业4.0浪潮,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质量”平台。通过对海量生产数据、质量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实现质量问题的预测、预警和预防,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管理,使质量控制更加精准、高效。二是向绿色低碳要质量。 质量的内涵在不断延伸,环保、安全、能耗本身就是更广义质量的重要维度。我们致力于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产品质量设计和生产全过程,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物耗,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三是向产业链协同要质量。 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质量战略合作,推动全产业链质量标准的统一和提升,共同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质量生态圈,增强整个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质量文化源远流长 通过持续的培训、宣传、案例分享,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等理念深植人心,引导员工深刻理解质量与个人岗位、与企业命运的关系。二是健全激励机制。 设立质量奖项,评选质量标兵,对在质量改进、技术创新、杜绝质量隐患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激发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营造开放改进氛围。 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建立顺畅的质量问题反馈和快速响应机制,让“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成为组织的一种习惯。本次“质量月”征文活动本身,就是一次全员质量文化的大洗礼、大交流,旨在汇聚智慧,凝聚共识。
对我们而言,高质量的发展意味着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价值;意味着为股东创造更稳定、更长期的回报;意味着为员工提供更安全、更体面、更有前景的工作环境;意味着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安全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为社区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我们要通过扎实的质量工作,将云天化打造成为深受客户信赖、备受社会尊重、让员工自豪的行业质量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