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再赴“动火关”
分享:
时间:2025-09-12 浏览:57 投稿:生产运营中心 文作者:刘英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化肥大检修是提升班组综合能力的“实战课堂”,我们以此次检修为契机开展轮岗学习,数隔十三年,再次站在大修现场手持检测仪器进行安全动火分析,心中没有了初时的忐忑,却多了几分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与清醒认知。


十三年前,再站大修安全动火分析现场,感触太多。那个时候仪器还没这么智能,如今技术革新,检测仪精准又便捷 ,可我心里的弦却绷得更紧。因为每个数据的背后都是责任,关乎同事安全、项目成败。这十三年,我见证动火分析的进步,更深知守护安全的使命从未改变 。

站在大修现场,偶尔刺鼻的化学药剂味弥漫在空气中,耳边是嘈杂的机械声和工人的呼喊声。手里紧握着先进的检测仪器,可我的思绪却飘回了二十前。那时候,我才刚刚初入职场就碰上大修安全动火分析任务。面对复杂的流程和陌生的仪器,满心都是紧张与不安。跟着老师傅后面,像个懵懂的学徒,每一步操作都小心翼翼,深怕出一点差错。有一回,在检测一处老旧管道时,仪器读数忽高忽低,把我吓得不轻,差点就以为要出大问题,后来才发现是仪器有点故障。回想起这些,真是感慨万千,如今,再次投身于大修安全动火分析工作,心情截然不同。我不再是那个遇事慌乱的新手,而是有了多年经验的“老将”。


这些年,我见证了动火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曾经那些笨重、读数不稳定的老仪器,早已被高精度、智能化的新设备取代。现在的检测仪,不仅能快速、精准地检测出各种气体浓度,还能实时传输数据,一旦数据异常,立即自动报警。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也让我们在面对危险时更加从容。但技术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责任心。十三年前,我参与过无数次动火分析,每一次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哪怕是0.1%的可燃气体浓度偏差,都可能引发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动火分析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动火分析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越发觉得安全动火分析工作,就像是在与看不见的敌人博弈。这个敌人隐藏在每一个管道的缝隙里,潜伏在每一丝气体分子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起致命的攻击。而我们,就是守护安全的卫士,手中的检测仪器就是我们的武器,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经验就是我们的铠甲。每一次的检测,都是一次与危险的短兵相接;每一份合格的分析报告,都是我们胜利的勋章。


未来,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都将继续秉持着对安全的敬畏之心,在大修安全动火分析的岗位上,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