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去年入职的 “老员工”,当收到参与今年新员工团建的邀请时,我既有些意外,又满怀期待。站在旁观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角度,这场以 “协作” 为核心的团建活动,让我重新审视了职场起步时的自己,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团队凝聚力的生长密码。
上午 9 点 30 分,室外草坪上的分组环节拉开本次活动的序幕。三组新员工围坐成圈,在队旗前热烈讨论着团队标志的设计。有人执着于用公司 LOGO 元素传递归属感,有人坚持用抽象图形象征协作精神,还有人提议加入每个人的手写签名作为点缀。看着他们为一个线条的弧度争得面红耳赤,又在彼此妥协后击掌大笑的模样,我忽然想起自己刚入职时,对设备装配公差精度一丝不苟—— 那份对细节的较真,正是职场新人最珍贵的热忱。
最打动我的是我们的的创作过程。起初因意见分歧陷入僵局,组长主动提议 “每个人用 30 秒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倾听中发现大家都想体现 “朝气干练” 的理念,随后,一个圆圆的“大太阳”出现在眼前。这个细节让我明白,真正的协作不是强行统一,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共鸣。
午餐时的交流更像一场跨时空对话。新员工好奇地询问 “入职后最需要注意什么”,我分享了自己曾因害怕出错而不敢提问的经历,告诉他们 “承认不懂比假装懂行更重要”。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期待与忐忑,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对未知既憧憬又胆怯,却在前辈的一句鼓励中获得前行的勇气。这种经验传递,让他们初次接触的职场不再是孤立的战场,而成为温暖的接力场。
下午 3 点的室内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多人搭积木游戏要求各组在 30分钟内用10块积木搭建一座高塔 ,过程中不允许用手直接搭建,只能靠大家配合用手拿线提起积木。刚开始因指挥混乱导致积木多次倒塌,但是大家没有急躁,在失败中摸索出 “专人指挥 + 分层搭建” 的策略;我领悟到了团队默契的养成,既需要敢于试错的魄力,也离不开精准分工的智慧。
七巧板游戏更显精妙。七组队员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各自拼图任务,却不知彼此的图形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画卷。起初各组只顾抢夺资源,直到发现单靠自己无法完成任务,才开始主动交换板块。这个设计像极了真实的职场:每个部门看似独立,实则唇齿相依。去年参与项目时,我曾因过分关注自身任务而忽视跨部门协作,直到项目受阻才明白,打破壁垒的第一步,是先放下 “我” 的执念,拥抱 “我们” 的全局。
活动结束时,看着新员工们互相交换联系方式,约定后续合作,我忽然懂得这场团建的深意:它不仅是让新人快速融入的桥梁,更是给 “老人” 的一次初心回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经打磨的锋芒,也找回了被日常琐碎掩盖的热情。职场从来不是单向的成长,而是在新旧交替中,让经验与热忱碰撞出更璀璨的火花。
回程的路上,大家在清凉的车厢沉沉睡去。但是我知道,这些新面孔终将褪去青涩,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这场特殊的团建,不仅为他们埋下了协作的种子,也让我在回望中更加确信:所谓成长,就是在成为 “过来人” 后,依然能从新人身上,看见最初的自己,找到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