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或许曾在内心深处默默反思,反思这些操作流程是否过于复杂?上次操作少了一个步骤,不也是没有发什么事故吗?这种侥幸心态,恰似那头在过河时意外获得幸运的驴子。它背着盐袋涉水时不慎跌倒,盐分溶解在河水中,令它瞬间感到轻松无比。随后,它在驮运棉花过河时,竟然故意跌倒,期待着好运再次降临。然而,棉花吸水后变得异常沉重,这头自作聪明的驴子在水中挣扎,却再也无法站起,最终被无情的河水吞噬。
这个很老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真理,驴子被“那次盐袋意外无恙”的错误经验所误导,最终走向了绝境。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习惯将一次违章作业却未导致事故的经历视作“诀窍”,就如同将“偶然的幸运”当作智慧的结晶,这无疑是在峭壁边缘搭建了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楼。
这种“经验”所潜藏的危害,犹如夜幕中的冰冷水潭,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理智。有时,为了图一时之便,我们省略了某个操作细节,或是忽略了某个潜在隐患。幸运的是,这一次并未发生意外。但这种虚幻的“成就”,却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滋养了轻视安全的情绪,将危险的边缘疏忽,误认为是一条便捷的“捷径”。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规章制度逐渐失去了约束力,隐患如山却未能察觉。待到我们在麻木中惊觉时,灾难便如决堤的洪流般汹涌而来。
那些不按规程操作的瞬间,宛如在干旱的土地上播撒种子,仅有的水分便是侥幸。一旦水分枯竭,“事故”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规定,才能确保长久的安宁。规章制度是无数事故教训的结晶,这些保护生命的规范,并非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如同高空作业时背后的那根救命绳索,将我们牢牢地系于安全的基石。
切勿重蹈那头驴子的覆辙,误将险途当作通途。规章制度的每一页,都凝聚着血与泪的智慧。安全生产月并非一场短暂的形式主义,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让每一天都成为我们筑牢安全的新的起点。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生命并非舞台,没有多少机会让我们尝试错误。每一次遵守规则,都是在拯救自我;每一次心存侥幸,都是在放弃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