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不只是任务
分享:
时间:2025-06-17 浏览:35 投稿:生产运营中心 文作者:姚志新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姚志新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身为煤气化班长,安全月里组织起知识竞答、逃生图绘制、防护器材竞赛这些活动,我常视作职责所在。可当在防护器材使用竞赛现场,亲眼目睹有组员因赶着吃饭而仓促敷衍,把密封面检查、气密测试等关键步骤潦草带过时,那瞬间一股凉意直抵脊背——原来在许多人心里,这“安全”二字,不过是张需要填写的任务清单。


我们煤气化装置内,有毒介质密布如网,高温高压犹如潜伏的猛兽。安全知识竞答并非一场普通问答游戏,那是为员工擦亮辨识风险的慧眼;逃生路线图也绝非纸上谈兵,它是在死生一线时,为生命标定方向的生命线;而防护器材的使用,更是血肉之躯在危机时刻最后的铠甲。然而当“竞赛”被当作“任务”应付,当生命防线被“吃饭”的琐事轻易推开,安全便从根基上开始松动——任务一旦完成,那点脆弱的警惕心也随之熄灭,危险就在这懈怠的缝隙中悄然滋长。


这敷衍背后的根源,我深知,是安全意识尚未在大家心底真正扎根。安全不仅是一套规程,它必须化为融入呼吸的习惯、无需提醒的自觉。我们总以为事故离得很远,却不知在煤气化领域,一次阀门误操作、一处泄漏未及时处置,就可能点燃吞噬生命的烈焰。我见过太多教训:某次气密检测的疏忽,竟导致轻微泄漏三天后才被发现,虽侥幸未酿大祸,但那惊险足以令我汗流浃背。安全规程条条皆由血泪写成,容不得半点轻慢。


由此我彻悟:安全文化非一日之功,它需要管理者如我辈,日日以恒心浇灌。今后组织活动,我当更注重唤起内心认同——让知识竞答成为“生存智慧”的碰撞,让逃生图绘制融入对工作环境的敬畏,更要让防护器材竞赛成为生死关头的“肌肉记忆”。当员工真正理解每一次练习都是在加固自己的生命屏障,敷衍与焦躁自然会退散。


安全从来不是悬于高处的口号,亦非纸面待勾的任务。它应是融入血脉的本能,是在无声处构筑的堤坝,守护着每一次呼吸与心跳的尊严。 作为班长,我愿以永不疲倦的警惕,将这重若千钧的认知,一锤一锤敲进班组的日常经纬里——因为在这里,安全即是活着的全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