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宵节前后,正值明月当空,一群青少年提着竹篮,潜入他人菜园,露水沾湿了他们的鞋袜,但他们依然无所畏惧,慌忙而又欢快的"偷"取三两枝嫩绿的菜心、郁郁葱葱的蒜苗.......!这是“采青”习俗,是中国民间传承千年的迎春仪式。
在老家鲁甸,传统的采青习俗也称“偷青”,他依然很受年轻群体青睐。正月十六这天,人们白天去踩点哪家的菜长得好,容易偷。到了晚上,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趁着明朗的月色,几个要好的“偷青者”,悄悄潜入别人家的菜园,采摘下自己相中的蔬菜就走。等偷青者满载而归,家中早已生好了火,忙将偷来的菜洗净,放入锅中烹煮。菜煮好后,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边吃着菜边笑谈着“偷青”的趣事,为新年开启添上一抹惊险刺激的欢乐。
相传“偷青”可以偷来一年的好运。吃了偷来的菜,不仅可以祛病健身,还可沾上好运气。偷菜是有讲究的:偷生菜,谐音生财;偷葱,就是聪明;偷蒜,精打细算;偷芹菜,勤勤恳恳……!偷青这天,还存在“肆无忌惮”地偷窃,你偷我的,我偷你的,嬉闹玩乐,非常热闹,偷窃在元宵是嬉闹玩乐的一种方式。
偷青是人们心照不宣的一场游戏,自然要遵守游戏规则。一是“青”的种类要多但数量要少,有象征性意思即可,切不可真正当贼,以采青之名,行大窃之实;二是不得携带进屋;三是不得存放过夜,需当晚食用。被“偷青”的人家也不会恼火,反而会很高兴,被人偷了菜,说明自己家的菜长得好,来年一定会大丰收,新的一年里会一切顺利。
采青,这种以青为春的信仰,源自远古农耕文明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当沉睡的大地萌发第一抹新绿,便预示着生命轮回的开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化传承的脚步从未停歇。这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古老习俗的传承,更是努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