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岩精神 筑牢信仰之基
分享:
时间:2021-06-23 浏览:450 投稿:中心化验室 文作者:生产管理部 刘云贵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生产管理部 刘云贵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走进了红岩革命圣地-重庆渣滓通、白公馆,以一堂深入、真切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缅怀红岩英烈,用红岩精神再次洗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青山苍翠的歌乐山麓,渣滓洞、白公馆掩映其中,静立相望,静谧中透着肃穆,微风拂过,讲述着革命先辈们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浩然正气。这里,是外围碉堡、暗哨、铁丝网严密封锁,是刑讯室内毛骨悚然的审讯台、铁锁链、竹签、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这里,是叶挺的《囚歌》、陈然的《我的自白书》、何敬平的《把牢底坐穿》、周从化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等铮铮誓言;这里,是江竹筠、许晓轩、陈然、黄显声等革命先烈依然熠熠发光的理想与信念,是近300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牺牲奋斗、忘我奉献的铮铮铁骨红岩魂,他们将“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诠释得淋漓精致。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此次红岩革命圣地的党性教育,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深深的感染教育着我,我们要学习先辈们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要保持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这是对革命先辈们最好的缅怀,也是红岩精神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