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究竟何谓供给侧改革?可以这样简单概括: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国家对需求侧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在这场战斗中,属供给端的制造型企业改革关系重大,尤其是国企。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以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和最低的资产周转率、最低的主营收入利润率,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最大幅下滑。这意味着,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最为堪忧,产能过剩最为严重,未来也将是去产能化的主要承担者。身处这个范围内的企业,其自身如不提前筹划,终将成为去产能化的目标。
在供给侧改革工作中,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创新发展被列为重点项目,这是改革所需,也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可以这样假设:在同一行业内,谁能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则必将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当然控制成本是以发展为目的。受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产能过剩影响,水富云天化(下称公司)近几年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作为生产型企业,公司在无法改变市场的情况下,必须从内部着手,控成本、强创新,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沿着这条主线,各项工作已悄然展开。
天然气用气结构调整。2015年,公司全年用气4.64亿立方米,为近7年来的最高用气量。通过股份公司协调,结合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公司加强与供气方沟通,从2015年4月1日起,公司化肥用气结构比例从2014年的41.34%上升至85.33%,2015年的用气成本降低约1.1亿元。
实行电网转网,改变供电模式。2015年公司用电5.46亿千瓦时,全年没有发生限电停电。通过协调,将公司国网用电量作为南网增量电量,提前参加市场化电价交易,减少电费支出1450万元。2015年5月启动电网转网项目,2016年1月成功转网,公司用电全部由南方电网供应。项目投资约1900万元,预计每年能降低电费约2000万元。
推行阳光采购。拓宽采购渠道,引入新供应商,实行每月邀标,使供应商充分竞争,降低采购价格。大宗原材料采购信息公开透明,通过分析市场供需情况和价格走势,实行动态定价,大宗原料采购成本大幅下降,仅煤炭一项2015年全年降低采购成本约2500万元。今年4月份,公司成立了电力市场交易专业小组,通过积极参与云南省电力市场化交易,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切实降低公司用电成本。
优化产品发运模式,拓展自销产品市场。拓展周边用户,增加水路发运量,开展“铁水联运”业务,降低运输成本。加大直发客户发运量,减少仓储和短倒费用。采用批量快运和行包快运,缩短收货时间,满足客户紧急需求。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持续与铁路部门深入沟通,降低化肥运费。2015年全年降低运输费用约500万元。
推进机构整合。2015年,公司党工部、纪委办、监审部、团委合署办公,医保办和工会合署办公。今年3月份,公司从人力资源效率提升、降低成本、资源协同等方面深入研究,撤销机械厂、检修车间,两个单位合并成立机修车间;撤销合成车间、尿素车间、硝铵车间,三个单位合并成立化肥车间;撤销制水车间、供热车间,两个单位合并成立水汽车间。
推进化肥产品升级。为推进差异化化肥产品的研究和市场开发工作,尽快实现化肥产品升级,提高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2014年7月,公司成立了化肥运营提升协调工作组。经过近2年的论证和研究,公司逐步掌握了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新型尿素产品生产技术和添加剂配方。在添加剂配方的研究上,公司中心化验室锌腐酸尿素项目分析小组通过收集资料,查找方法,成功完成了攻关比对实验。随着新型尿素在市场推广和品牌的逐步建立,结合股份新型肥事业部反馈的市场信息和股份新产品发展规划要求,根据云贵高原土质特点,今年4月份,公司成功推出新型肥“活化增效2代”尿素产品,下一步将依据市场反馈,在新型肥料生产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升级工作。
调整结构,盘活存量,提升人力资源效率。“变中求稳”是公司开展变革的原则,公司“人力资源效率”的提升不是“裁员”。既要达到人力资源效率提升的目的,又不轻易主动将任何一个员工推向社会。在未来几年,公司将严把对外新聘人员入口关;通过持续推进组织机构变革与业务流程优化,实施扁平化管理和对标管理等措施,提高人员配置效率;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调整内部考核、分配政策,激发人力资源活力;结合上级公司战略导向,积极向销售单位和新建项目输送员工,拓宽出口;在公司内部建立人员配置优化的激励与约束政策。
强创新和降成本,两个命题可谓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而被降下来的成本就是净利润,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在供给侧改革的宏大命题下,企业的改革之路扑朔迷离,在这样命题之下,既需要从全局把控,也需要着眼细节,降低成本和强化创新,无论是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还是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环境下,都必将是企业突破困境和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那回到控制成本的方法呢?创新便是科学方法之一,正如习主席谈到的,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那企业的成本呢?就笔者来看,企业抓成本就是在谋未来。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沃尔玛名列前茅,很难想象一个廉价商品零售商会达到如此高度。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只做廉价商品的零售商能力压许多汽车、IT等高利润企业甚至是资源垄断的企业?据有关对沃尔玛的深入剖析表明,其成功的“秘籍”就在于其完美的成本控制方法。
大浪淘沙,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大环境下,高耗能的、落后的产能、缺乏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各行各业或将面临重新洗牌,但也基于此,让更多的企业有了新希望。企业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就需要以低成本运营筑牢城池,以强化创新突破堡垒,这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也是谋求发展的必备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