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就是你的信任所在。但与信任不同的是:信仰同时是你价值的所在。《信仰》这本书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于富有的家庭,知识分子,他们舍弃了“小我”,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他们为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振兴而选择了共产主义。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所有奋斗,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但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在这本书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澎湃这个人物,可以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行任务,他能够为了自己的信仰放弃所有的物质基础而全身投入到农民阶级的行列中,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仰。澎湃在那个时候已经是个“富二代”了,完全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家庭的关系获得一官半职,从而为自己的利益度过一生。但是他没有,群众让他当皇帝他不做,他要联合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当家作主,改变旧中国的独裁统治,让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
而在现今社会呢,还有多少“富二代、官二代”有这种抱负和理想呢?我们看到的都是今天这个“富二代”做了错事用钱来堵住悠悠众口,明天那个“官二代”做了错事由老爹出面找人托关系为自己撑腰。他们的信仰是什么呢?是钱还是名利。当今社会还有几个“富二代、官二代”能够向澎湃那样,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整个民族的利益散尽家财,抛却个人利益呢?不过他们只是这个社会的一类人,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始终坚信自己的信仰,信仰中国共产党,并且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的信仰。
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成为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在这一信仰的支撑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有2003年非典时期为了把重病的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护士长叶欣包揽了全部检查、抢救工作而自己却一步步走向死亡;1988年孔繁森一句:“咱是党的人”,再次赴西藏工作,就这样他为了党和人民牺牲在了工作当中;信仰可贵在一辈子的坚守,杨善洲做到了;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难,郭明义却做到了。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优秀共产党人他们一辈子坚守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他们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辛勤付出,经受住了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们在人民心中建立起来的一座座丰碑诠释着他们的坚定信仰,那就是,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读了《信仰》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信仰的含义,我也有信仰,虽然我的信仰没有多么伟大,但是它能够体现我的价值,我就要坚持。虽然我没有机会为共产主义事业现身,但是我能够做好眼前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创造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