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厚度--《责任与荣辱》演讲听后感
分享:
时间:2007-06-11 浏览:542 投稿:null 文作者:供热 朱疆历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供热 朱疆历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责任与荣辱》的演讲最后,“懦夫哀叹昨天,懒汉坐等明天,强者拥抱明天!”蔡朝东先生铿锵有力的声音之后,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台下的人们,唏嘘,落泪,沉默,振奋……当陷入了生活之后,我们已经越来越少地这么纯粹地感动过了。 

    我们这一代人,社会俗称的80后,没有面临过资讯匮乏的精神苦闷,没有存留多少传统文化的忆记,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负累。我们生活在开放自由的经济社会,成长与中国的黄金发展同步。然而,正因为我们成长的社会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飞速转型期,精神文化判断的标准尚未健全,大众舆论导向在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方面未做出及时有力的引导,世俗就变得偏激化,表现出它的消极效应,造成对当代青年人文精神的巨大冲击,或者是对终极价值观的严重削弱甚至消解。 

    于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不可避免地面临了人文精神的丧失这一现代化进程中可能潜在的最大“陷阱”。我们被太多的方向混搅得焦灼不安,浮华的表象背后更多的是“虚妄的欢乐”和“黯淡的现实”,是价值观的迷失,道德的不确定。导致我们中的许多人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持久的激情;角色意识、忧患意识和公心意识不够,时间观念、规则观念、民主科学法治观念淡薄。时代偏见、个人短视和肤浅在我们身上随处可见。 

    这些,蔡朝东先生也看到了。他没有忘记精神力量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同样没有忘记他自己传播民族精神、讲求奉献的追求。于是,这位当年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大关的焦裕禄”的民选县长,在事隔多年后的今天,给我们讲述率领云南贫困县人民艰苦创业,以及在废墟上建造楼阁的艰难与自豪;讲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责任;讲党的基层领导干部的平凡与高尚。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一个个道德的闪光;一尊尊人格的雕像。这一幅幅画面连缀在一起,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人格者的刚毅与从容。 
 
    老山前线的事迹飘逝已久,那些已经过去了的事情无关乎我们现在的生活。蔡朝东先生想对我们诉说的不仅仅是那一段段经历,更多的是他怀着满腔赤诚地倾诉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生责任的理解。里面,没有一点虚情假意。 

    他没有矫情地励志,他甚至没有太多能让人觉得新颖的观点和精辟的语言。但他真真实实的喜怒哀乐和沤心执著的跋涉历程构成了令人尊敬的品质和风景。他带给我们的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圣人式的崇拜,他带给我们的全部都是我们已经知道甚至深思过的观点,那些曾经我们无比坚信,无限梦想的东西,却是我们一直没能做到的,甚至在工作和生活的消磨中逐渐遗忘的东西。 

    于丹的论语心得里曾经说过,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生命的厚度、宽度,是可以改变的。我想,就如同河流的河床宽与深,便决定了流量的大小,而生命的河床,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宽和拓深的。蔡朝东先生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不仅仅在于日常经验的累积和人生的点滴进步,更多的在于思维的卓越、行动的丰润和人格的高尚;在于对使命、责任、荣誉、正义的无止境追求;在于对道德、法律、民主、科学、真理的原则性坚持;在于对祖国、人民和生命的高度负责。 

    蔡朝东先生是一个活出了质感的人,活出了生命的厚度。他是踏实的生活者,而不是形式的死活者。他在对我们青年人的教育上,不诠释,又诠释了很多;不传道,却事实上传了道;不严肃,却又极认真。他是启发,不只是灌输。不经意间,他便打动了我们这些80后们,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今天,当我听到蔡朝东先生质朴有力的思想时,我产生了久违的冲动,虽然现在还不肯定这是否是蔡朝东所说的“热三分钟”。但那些平日里被唾沫星子溽锈了的“责任感”、“自新”、“勇气”被重新擦拭一新,有了鲜活的力量,重新注入我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