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误操作”买单
分享:
时间:2006-06-20 浏览:802 投稿:null 文作者:[甲醇 杨年珍]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甲醇 杨年珍]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众所周知,2005年在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了连环爆炸事故。虽然这起影响巨大的安全事故 “台前幕后”的原因众多,但最直接的原因却是当班员工“误操作”所为。
 
    像吉林石化一样的安全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那就是误操作。其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许多安全事故并不是因为管理混乱、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下造成,而是防不胜防的误操作所致。本来,在大多数企业,都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先进的机器设备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然而,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一个误操作,究竟将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怎样致命的后果?
 
    对于其他行业,一个“误操作”引发的后果,我们无法估量,但时刻身处高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的化工企业,对“误操作”的后果,不免有些特殊的感触。
 
    就本生产车间的甲醇装置来说,试想想,如果不小心误动了操作台上第32组的水碳比联锁,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氧气和原料气将被切断,转化反应和甲醇合成反应也将中止,精馏系统没有热源……即时发现及时,马上恢复,也得花上数小时,而因恢复开车带来的水、电、天然气、蒸汽的成本增加也不在话下。同样,对于甲醛装置的风机联锁,更是不敢轻易“招惹”。
 
    再假设,在易燃易爆的甲醇甲醛灌区,有外来施工人员不经易丢了一支未灭的烟头,而我们的巡检人员又倏于及时检查,或者发现了,却没在意,在经过一阵风吹草动后,与可能泄漏的甲醇甲醛接触,引起瞬间爆炸,也许在一阵“烟雾迷漫”后,人们心中将留下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由此可见,任何倏忽放肆的行为、不加思考的误操作以及心不在焉的“不在意”,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恶果。
 
    那么,谁又能真正为“误操作”产生的恶果买单呢?在耳闻目睹过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后,我们似乎清醒了许多,终于明白谁也无法为“误操作”买单,唯有给自己一个“沉三妙”,在操作之前,行为之首,用大脑对即将产生的行为进行一定时间的思考,对操作的程序、目的、对其他相关系统的影响以及该做出怎样的处理,在大脑中产生正确的行为意识后再操作,用思想指导行动。在“企业效益蒸蒸日上,员工生活幸福安康”的云天化,也曾有过“误操作”的教训,但公司因地制宜推出了“操作前沉三秒”法则,借以约束员工的习惯行为,规范员工的操作程序,要求员工既要有熟能生巧的技能,更要有沉稳冷静的态度;既要有勤于思考的习惯,更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时刻把安全生产捧在手中,多一个“沉三妙”,少一个“误操作”,借一个“沉三妙”,守一个“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