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工作法 停止低质量勤奋》心得体会
分享:
时间:2022-10-14 浏览:289 投稿:供热车间 文作者:水汽车间 高玉华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水汽车间 高玉华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终于沉下心来认真读完了一本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读本《高效工作法停止低质量勤奋》,该书共十章内容,分别从低质量工作的源头、借口、缺乏热爱,以及高效工作的执行、沟通、时间管理、思维、习惯、学习等有效措施进行全面诠释。通过阅读,让我从中找到共通点,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奠定基础、拓展思维。

 

    很多人在工作中老是抱怨这抱怨那的,其实唠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抱怨中,不如去学习热爱工作。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不用总去计较眼前的小得失,过分的计较,才会贪小失大,往往吃点小亏,后期总会得到意外的收获。文章中关于吃亏是福,多做点额外的工作没坏处的观点让我产生了共鸣。很多时候,额外的工作会为自己带来一些意外的机会。我们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某些不公平时,不要总是怨天尤人,要用乐观去击溃抱怨,微笑着面对生活。

 

    在工作中,我们总会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脱责任。然则,工作责任心是评价一个员工的重要指标。能力再强不去认真做事也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位,都要对自己的工资负责。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心理的员工,注定在职场中很难有长远的发展,主动承担责任的员工,在为公司分忧解难的同时,也会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机会。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运用到实践中,是落实责任的核心。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在为公司和领导解决一个个焦头烂额的问题时,自己也就掌握了在职场中立足的核心价值。

 

    缺乏热爱工作的激情,也只会产生低质量的工作效率,我们若以付出必须有回报的心态工作,一旦无法得到自己预期的回报,就会产生工作懈怠,导致自己不断原地踏步。我们要做工作的主人,将“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被动变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各项工作。工作的高效执行力也很重要,千万次的心动,抵不过一次的行动,再好的想法,没有行动也是白搭。过往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把事情拖到最后,完成的质量能有多高,估计很多时候就是敷衍了事的效果。我们要以结果为导向,通过高效执行,创造最佳业绩。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和上、下级同事和领导高效沟通,通过表达清晰,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消耗。要注重沟通技巧,关注细节,并切忌用命令的口吻说话,通过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去让对方接受和喜欢自己,这是说服成败的关键所在。与人沟通方面是我的弱项,通过学习此章节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只有进行高效时间管理,合理规划时间,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并通过细化“闲”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才能把工作中有限的时间发挥到极致。工作中,我们要信守“不尊重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应该把马上执行作为最高效的时间管理,用好工作中的每一分钟,远离拖延的坏习惯,实现高效工作。

 

    提高工作质量,要着重于细节,要学会先从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工作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要认真负责,用心做好,所有工作经验都是在处理一件件看似平凡、微不足道的事情中积累起来的。无论身处何处,我们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用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并做到事无巨细,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读完全书,让我学习并领悟到了高效沟通、高效思维、高效习惯、高效学习等新的工作法理念,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一直在坚持的那些工作信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有工作推诿、拖沓、懈怠的心理,要始终抱着“今日再晚也是早,明日再早也是晚”的态度去认真对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