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拖延说“不”——自律改变一生
分享:
时间:2022-05-31 浏览:357 投稿: 文作者:化肥车间 何坤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化肥车间 何坤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李开复老师所说:“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懂得自律,少些借口,让你的目标清晰可见,做事更加专注,从中收获一个更加高效的自己,然后才能享有人人向往的自由时光。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一寸光阴一寸金”,几乎每个人都曾承认时间很重要,但真正能够高效利用时间,并能用时间创造出生产力的人,却并不多。所以,问题出在哪呢?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拖延的本质,其实是恐惧。这种恐惧当然和“不胜任感”息息相关。而破解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目标分解。实际上目标分解,被包含在计划的内容当中,当把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具体的任务时,你会惊讶的发现实现目标变得简单多了。 

    当一个人真正自我掌控的时候,自律带来的不仅是工作上的高效,而且让你更加专注,因为专注,又反作用于高效。能够高效工作,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还怕没有自由时间吗? 

    一种普遍的理论认为,拖延是由于缺乏纪律性。拖延的人会选择休闲娱乐而非辛苦工作。这种解释有个更现代的变体:拖延是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和习惯。多项研究表明,稳定的习惯可以降低对自制力的需求。习惯能帮助我们将需要付出努力的行为更好地坚持下去、抵御干扰。不过,建立能够带来这种益处的习惯,通常要花费数月之久。

    要想丢掉“拖延症”,就要正视拖延症的危害,以实际行动来向拖延症说不,明确一天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工作结束后去思考总结自己今天一天的工作到底是做了什么,有什么没有做好,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总结不足,梳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将工作保质保量开展下去。

    拖延是“时间杀手”的变体,它使人行动迟缓、时光扭曲、生命虚度,不可不察。《明日歌》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人生来来往往,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面对拖延,要坚决说“不”,通过控制、规划和创造,活出积极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