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什么?安全是没有受到威胁,危险、危害、损失,是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这其中包括生命、财产、环境的安全。在人类的生活生产过程当中,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安全体系,达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安全意识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而安全思维这个词少有涉及。很多人可能会问意识不就是思维吗?的确,有时候思维和意识模糊不清,很难清晰的区分。
首先,我们我们先认识一下思维和意识这两个词。医学上说:思维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形式,它是通过分析、推理、判断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过程。而意识是对已知物质或精神的反应。思维重在过程,意识在结果。什么是安全思维?是运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时刻进行风险控制与管理,对危险、危害、隐患及后果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而找出解决方案。在反复的思维活动当中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最终把对人、财产、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甚至是零伤害。有的安全意识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潜意识或者本能!比如人在面临生死时所做出的判断和选择,虽然看不见安全思维这个过程,但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早已,并且被遗传记录下来。环境和危险因素的改变让我们面临更多的危险,潜在安全意识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要求。这时,我们需要通过新的安全思维过程不断的重复来形成新的安全意识
为什么我们在生产过程当中要不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并且不遗余力的去做。往小的方面说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不受威胁。往大的方面讲是为了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这一目标。让人与环境达到安全、和谐的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我们这一代不断重复安全思维所形成的新安全意识能被遗传记忆,让这种意识成为后代的本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