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想、五不”之安全思维与安全意识
分享:
时间:2020-06-17 浏览:519 投稿:制醇车间 文作者:制醇车间 赵霞 文作者二: 文作者三: 图作者:制醇车间 赵霞 图作者二: 图作者三: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没有受到威胁,危险、危害、损失,是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这其中包括生命、财产、环境的安全。在人类的生活生产过程当中,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安全体系,达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安全意识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而安全思维这个词少有涉及。很多人可能会问意识不就是思维吗?的确,有时候思维和意识模糊不清,很难清晰的区分。

    首先,我们我们先认识一下思维和意识这两个词。医学上说:思维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形式,它是通过分析、推理、判断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过程。而意识是对已知物质或精神的反应。思维重在过程,意识在结果。什么是安全思维?是运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时刻进行风险控制与管理,对危险、危害、隐患及后果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而找出解决方案。在反复的思维活动当中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最终把对人、财产、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甚至是零伤害。有的安全意识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潜意识或者本能!比如人在面临生死时所做出的判断和选择,虽然看不见安全思维这个过程,但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早已,并且被遗传记录下来。环境和危险因素的改变让我们面临更多的危险,潜在安全意识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要求。这时,我们需要通过新的安全思维过程不断的重复来形成新的安全意识

    我们在安全生产中提倡的“五想、五不”就是安全思维与意识的最好体现。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防护,未配齐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而“五想、五不”中的“想”和“干”就是这一思维过程。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想”和“干”让我们形成新的安全意识,在危险和事故发生时我们能快速作出判断和选择以确保生命安全,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把对设备和环境的伤害降低。反复的事故演习、隐患排查,危险源辩识都是为了让我们形成新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的不断重复安让我们的全体系更牢固。

    为什么我们在生产过程当中要不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并且不遗余力的去做。往小的方面说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不受威胁。往大的方面讲是为了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这一目标。让人与环境达到安全、和谐的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我们这一代不断重复安全思维所形成的新安全意识能被遗传记忆,让这种意识成为后代的本能意识。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才能稳操胜券。操作之前多思考,事故也能绕着跑。多思则患现,患除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