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十余年,安全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语,关于安全的标语耳熟能详,如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还有很多琅琅上口,记忆犹新的警句,就不一一道来。安全作为我们公司赖以生存红线或者生命线,是如此的重要,在全公司、全集团高度重视安全的环境下,作为一名久经安全检验的员工,内心对安全这个词也在进行解释和定义,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到安全呢。
首先要培养一种安全行为习惯,把安全植根于思想中,养成安全意识,这点比较重要。当一个人安全意识很强的时候,违反安全的行为就会降到最低,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但即使是具备安全意识,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作业人员在特殊环境中会表现出八个心理反常现象,包括(1)自我表现心理、(2)侥幸心理、(3)凭经验心理、(4)盲目从众心理、(5)逆反心理、(6)反常心理、(7)冷漠心理、(8)紧张心理。
其次,要具有安全方面的专业技能,安全专业技能不过关,在作业过程中就无法进行有效风险识别,作业安全风险就可能不受控。要提高安全技能,日常工作中就要会用危害识别的基本方法,思考工作场所或作业环境存在什么危险源,伤害怎样发生,谁会受到伤害,要通过思考掌握原材料特性和设备工作原理,对各种异常情况,要能够根据工作原理作出正确判断。当涉及到具体的作业时,在作业前要全面识别潜在风险、做好事故预想、并做好作业现场巡回检查,在作业中要兼顾生产和安全、提高警惕,作业后要仔细检查作业现场不留隐患。当一个员工具备以上的安全素养和技能时,才能说具备了安全专业技能。
安全风险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样也是造成不安全的潜在因素。但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具体措施和方案加以控制,只要保证在可控范围内就不会产生危害。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现需要维护人员按时、高质量的巡检和准确判断,需要维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如果维护人员工作业务技能低下、缺乏工作经验、应变能力差、遇事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下手就可能将物的不安全状态转化为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经济损失。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培养员工善于学习、掌握工具、具备发现危害的能力。
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管理上讲还要具有一整完套的安全运转体系,并让每一位员工熟知本岗位的安全职责和在体系中的具体环节。如公司的八大特种作业票证就要求,从作业发起人到最后的验收,每一步都要具有相应技能的负责人签字确认,层层把关,任一环节缺失就不能形成一个安全闭环,作业就存在潜在安全风险,这种作业是违章的,一经发现要严惩不贷,并进行安全再教育,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责任重大,只有全员参与,共建安全网,真正做到四不伤害,才能保证公司的每一项作业都是受控的、都是有监管的、都是安全的。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时时刻刻都要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准备工作,熟悉各项应急预案避免手忙脚乱,并严守作业程序绝不逾越,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公司的安全生产形势紧密联系,为公司的安全发展做出自己的应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