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个很广泛的词汇。不同行业间对安全的理解有所不同。
儿子每天出门上学,我都会交代“注意安全”这个层面上讲,多指路上安全;一个朋友驾车出去,“注意安全”更多的是指行车、驾车安全;亲朋好友去徒步,“注意安全”多指小路上的行走安全,而我们生产性企业“注意安全”更多的是指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相比之下,人身安全在首位。定义上讲,“注意安全”中的安全指:没有事故的状态就叫“安全”。所以,我们在讲安全的时候,主要搞清楚狭义上的安全,也就是指所针对的单项工作、行为中存在或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知。最近公司推行的“只要在现场工作都必须要求设警戒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解决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提醒他人,不许随意进入该区域,对他有安全方面的隐患;二是提醒现场检修人员不能超过此工作范围,否则同样也给自己、他人带来不安全因素。
要做到安全,必须同时具备很多条件,如自然条件(天气)、环境条件(周围)、现场条件(检修现场)、工机具条件(缺陷工具)、人员条件(精神状态和技能)等等。在诸多因素当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因为这些所有的条件最终还是靠人去判断。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点长、工作负责人起到关键的作用了。人本安全靠的就是自己,票证办理是工作许可的依据、设立警戒线只是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自己安全自己负责才是安全的充要条件。只有人身、设备都安全了,才算真正的安全。
安全的警钟不能只在六月敲响,应当时时刻刻挂在我们的心中。最后引用《流浪地球》 中的经典语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日常工作“工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工作不规范,亲人两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