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个周末,看了电影至青春,于是,当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正如自己微信上所言,看着别人的青春,感慨自己的故事,他们的电影散了场,自己的电影却开始了循环播放。
很感慨电影能给予如此多的往日场景,每一个场景都有如此真实的回忆,而,同是主配角的青春懵懂而串联却近乎想通。偶然看到赵薇对于青春的回顾与评价,当时,诚然,欣慰在即,或许,如此的自己还处于尚青春的阶段,坦言青春的味道与疯狂,即便抛开“不青春就意味着死去”的话题,却常常在走过之后回顾以往,欣赏那时候灿烂的笑容摸样。
中学时的自己,学习态度无疑是认真的,那时最为期盼的是每周的班会课,唯有此时才可在课堂上理直气壮的合上书本,看着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着学生们都以为与自己无关的论调;那时,最惧怕的是亲爱的数学老谢老师,虽然他年过五旬,眼光却十分犀利,不管我抬头或是低头,不管眼睛的流向是往那个方向,他都能一针见血的看出我实则是逃避难题的表现,那时候的同学们,一般般现在看来都傻乎乎的调皮孩子,半夜组队偷菜吃火锅,周末成群去农村偷柴篝火,当然,这其间总有几个特别的典范,往往成为典范的首选都是学习其间的与学习无关的特长,所有的故事均有男女同学那些相互喜欢与递情书的事儿,这也是我们之间经久不衰的话题与追忆,现在特长生的我们都几乎都已成家立业,而,每一段故事都有彼此的参与,即便不是男女一号,也绝对是观众,那种频于评价、善于打击、勤于关注的善者。
大学时的自己,远离家乡为的就是打开眼窗欣赏原本遥远的世界,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不一样的诠释方式。原本怀揣着梦想的自己准备让图书馆成为自己的基地,而,事实的结果是大学周边的街道与商场成为了自己的训练场,周围的同学便成为了教唆友朋,当然除了那些需要打卡的上早读的日子,因为打卡事实的存在,可爱的我们如同一阵风开始了印章的炮制,从萝卜到木头到橡皮擦,都是创新与思维的根源地,最后到一一清查才不得不收场,莫非青春事情也存在懒惰的部分。那时,正能量的充沛期,荒唐事儿却远远多过于正能量,或者朋友三五成群去游泳,或者周末耗时一天去景区绕道逃票,最后被军区的警犬吓破了胆警官收了学生证,或者和朋友几人去红灯笼火锅吃个菜桌下满满的是酒瓶,或者半夜不睡觉开始了八卦。想起了我亲爱的室友,李子哥,冉大叔,桦兄、我们所有的故事,想起了周围的超级美女,那时候的我们,有的为感情日夜奔波,有的为学业奋发图强。那时候的我在干嘛?在拥有青春,傻傻的过了那青春的三年,奇怪的是,至今,毫无悔意,依旧贪婪的回顾着那个时代的人和事。那时,对青春的定义是理直气壮的拥有。
至青春,所幸的是自己似乎还处于青春的路上。偶看到初老的条款,一一对应,一一疑似,心里除了几多感慨还有些许恐慌,莫非青春的尾巴就这样在夏日初来的日子就冲冲离去。于是,仔细观察周围的所有,确确实实还存在着青春的元素,我确定,那并不是之前的残留。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着问题,多与青春有关,有留恋的过去,预定的将来和已知的现在,对于已知的现在却从未如此的重视过却还称得上是青春的日子,庆幸如此电影提醒了自己,猛然恍悟,除了度过,还应有所享受,有所珍惜,有所能量,让未来记忆的时候不那么单调与乏味。
至陪伴我的青春日子,在还未曾被你感动的时候,已等不及为自己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