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云天要闻 基层短波 关注观察 在线报刊 党建之窗 勤政廉政 工会园地 云天青年 知行学堂 图说云天 员工文苑 文化理念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知行首页 经典荐读 管理实践 学习分享 活动集锦 藏书一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中心 -> 管理实践
  公司创新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发布日期: 2012-09-28 来源: 李拥政 企管部 我要发表评论[0]
 

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伯勒斯所著的《基业长青》研究了最具有高瞻远瞩公司成功的基因: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即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不变的核心理念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不变的核心理念是企业存在的价值观和生存的理由,并由此带来利润等附属产品;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企业需要在时间上形成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完整的、连续的创新活动,在空间上有效的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刺激企业不断进步。

一、创新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

创新管理体系是在企业中建立创新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如果一个产品、一个流程、一项技术、一种制度、一种管理方法率先突破,会给开发者带来竞争优势,但其他企业一旦模仿,优势就会丧失,所以企业更应该关注创新工作在时间和空间的有效结合,强化创新管理的系统性,构建能刺激企业持续进步的适应型创新管理体系。

1、创新管理体系要集合五大要素。

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家与员工;

创新的背景条件:外部环境(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发生关系的系统)与内部氛围(支持创新思想产生到实现的文化氛围);

创新方针:创新的根本方略及以此制定的具体目标;

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及管理这些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管理的过程:创新思路从产生到实现的过程。

2、创新管理体系要实现三大功能。

1)根据创新目标,准备必要的条件(人员、资金和物质基础);

2)组织机构,分配、协调各项活动的职责与接口;

3)制定程序,提出从事各项活动的方法,确保创新活动经济、高效、协调、受控进行。

3、满足适应型创新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极端有序和极端无序的创新管理体系很容易使企业创新管理工作步入陷阱。适应型创新管理体系:由有限的组织结构和广泛的沟通相结合而成;能产生足够的灵活性,鼓励员工用自适应性的行为保持公司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自我适应性的行为是受控的和适度的;沟通广泛,信息能够共享,经验可以推广。

4、要覆盖企业所有的创新内容。

制造型企业创新的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为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服务,同时要有支持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其中管理创新包括: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

5、适应型创新管理体系有鲜明的组织特征。

组织结构特征:扁平化、网络化、敏捷化、开放化;管理体制特征:柔性管理、创新激励、充分授权、信息共享;文化氛围特征:创新理念导向、创新榜样示范、创新活动强化、容忍差异和失败。

二、公司创新管理体系分析

1、公司系统的创新平台

创新平台是为公司创新活动提供高效服务和有力支持的流程、制度和方法的集合。有效的创新平台能为创新成果源源不断的涌出提供肥沃土壤。在系统的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公司的“软实力”提升了,其持续创新能力也有了可靠的保障。

1)公司技术创新平台

技术攻关管理流程及制度

技术改进建议管理流程及制度

专利技术管理流程及制度

技术交流平台及管理制度

公司研发平台

2)管理创新。

管理改进建议管理流程及制度

标准修订流程、运营协调流程及管理制度

管理论文、管理案例管理流程及制度

QC小组课题管理流程及制度

公司发展规划管理过程

3)支持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

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各个职业通道,各岗位员工能平等的合作、沟通与交流;

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的管理体制,企业通过制度化管理体制理解和接受员工新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党建创新成果的评比探索先进的思想管理工作方法;

提供思想交流平台,让各种思想、观念可以自由的碰撞并可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构筑企业核心理念并执行,成为引导员工的行为准则。

2、公司创新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1)创新管理体系的各要素得到有效的整合。

   公司通过企业发展规划反映公司管理层的创新思想,通过技术改进建议、管理改进建议等流程调动员工参与企业创新工作;通过制度化和流程化管理采集市场信息,制定针对性的创新举措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打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把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公司发展作为创新方针,通过经营计划明确管理创新目标,以课题公示和研发计划明确技术创新目标;通过建立科学的创新管理组织机构,设立创新专项资金,从人、财、物上保证了公司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通过相关制度与流程建立创新管理的渠道,并以信息化作支撑建立常态、快速、高效的创新管理流程,实现创新过程的有效控制。公司通过系统的创新平台有效地整合了创新管理体系的五大要素,构建了一个完整、持续、有效的创新管理体系。

(2)创新管理体系的三大功能得以实现。

公司鼓励员工参与改进建议活动,通过严格的管理程序及时给予其实施创新活动所需人力、资金和物质支持,帮助员工实现创新思想;公司创新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创新委员会和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分别负责组织、领导、推动、协调公司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管理的全面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优化和完善公司创新的相关制度,制定创新实施方案并完成创新的日常管理工作;公司改进建议的提出必须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各层审核批准实施后,并组织定期检查、跟踪建议实施进展情况,从制度上确保了创新活动的经济、高效、受控运行。

3)满足适应性创新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公司创新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精简、扁平化,能产生足够的灵活性。公司鼓励员工实施创新性和自适应性的行为,以保持公司行为的适度创新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因此,公司创新管理体系满足适应型创新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属于适应型创新管理体系。 

4)覆盖了制造型企业创新管理的所有内容

   通过技改建议、技术攻关流程和研发中心构成系统的技术创新平台,满足了各个方向和层次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需要;通过公司发展规划管理流程、管理改进建议管理流程和制度创新流程等覆盖了管理创新的所有内容;通过企业核心理念的提炼到思想管理方法的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

5)具有支持创新的组织特征

通过流程设置和合理授权,总经理和总工程推动创新工作,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公司信息化系统实现创新管理体系的网络化管理;流程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实现创新管理流程的通畅、迅捷、高效;面向所有员工的管理流程设计和授权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实现开放化。以正向激励、成果评审的公正实现柔性管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进行创新激励;让所有员工均享有参与公司创新的机会实现充分授权;在公司OA系统建立创新管理模块,实现创新信息的资源共享。通过成果发布、成果表彰、积分制度、技术创新周、管理创新周、正向激励等手段营造了理念导向、榜样示范、活动强化和容忍失败的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

3、结论

即使公司创新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可能还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但从理论上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如果进一步推动公司创新管理体系在在分子公司发挥积极的作用,必然会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创新绩效。

三、进一步发挥创新管理体系的积极作用

1、各分子公司要重视企业创新管理工作

部分分子公司因为受到经营现状的影响而重视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实际工作,无精力推动公司创新管理工作。但各分子公司一定要树立创新是促进公司基业长青的思想观念,高度重视创新管理工作,从系统观角度出发完善公司创新体系;要关注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创新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要把创新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让创新工作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日常经营活动。

2、  研究公司的创新管理体系和分子公司有效对接

一个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时间、经验和成本的积累,公司通过30多年建立起来的创新管理体系满足创新管理体系的理论要求,同时在公司本部也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如果分、子公司重新建立一套管理体系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未必能满足母公司的管理要求。因此,股份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进一步思考如何有效的推动创新管理体系为分子公司带来增值服务,分子公司职能部门应推动本公司创新管理体系的建立并思考如何和股份公司创新工作有效对接,建立适应本公司特点的创新管理体系,促进公司整体创新绩效的提高。

3、通过信息化系统支持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

信息化系统对于公司创新工作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通过信息化才能达到扁平化、网络化、敏捷化、开放化组织要求;将创新管理流程化,使创新管理理念成为一种工具;支持标准化体系的适时修订,实现制度创新;实现创新工作的敏捷性、开放性,保证全体员工广泛、适时参与;保存、分析公司创新信息,为公司持续创新提供动力。因此,各分子公司应关注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特别应统一思想,推动集团化办公信息系统的迅速建立,提高创新管理效率。

4、加强支持创新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建设

各分子公司要关注集团企业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并建立股份公司统一的、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以支撑集团文化。通过人性化文化氛围的培育和制度化管理体制的建设,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动和积极性,并将这些支持创新的企业文化传承到基层员工,给每一个员工提供创新的空间和动力,以收集那些新颖的、意外的支持公司持续进步的创新思路。

 
 
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 主办
Tel:3107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本站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转载